close

勞倫斯.雷山(Lawrence LeShan)的《戰爭心理學》(臺北:麥田,1995)可不像一般心理戰之書在分析心理戰之勝(如前評《波灣戰爭心理戰研究》)敗(如前評《美軍在越南的宣傳戰》)。
相反!其目的是在剖析「為什麼戰爭?」以防戰爭發生。

難怪雷山會說第一次波灣戰爭與越戰時,美國內有:有無我善彼惡的「虛幻戰爭」心理氛圍,之別(p82),再加上越戰時媒體呈現了「感覺戰爭」之血腥,「因此國防單位這回特別有計劃地控制媒體」,成了「人們所見最乾淨、最不血腥、最理想的(虛幻)戰爭」(p121)。

雷山是這樣防止戰爭發生的?

非也!雷山在末章分析道:「為了提高民眾的戰爭意識,有必要有份核對清單,提醒吾人由『感覺』走向『虛幻』時的心理狀態。」(p145-7)


《戰爭心理學》大意:

愛因斯坦曾經問佛洛依德:「為什麼戰爭?」這各問題不但佛洛依德答不出,別人也沒有辦法作答。打從人類有歷史以來,戰爭就一直困惑著每一個人。

過去,不管是本能、想法還是經濟因素驅動人捲入戰爭,總之,到今天這個後核子時代,戰爭對人類可能造成的破壞,只有增加而不會減少。值得關注的是,既然戰爭威脅性這麼大,為什麼他還會繼續存在?還有,我們能做些什麼以防戰爭發生?

在本書中,作者勞倫斯‧雷山﹝Lawrence LeShan﹞展現了數百年來不同文化、歷史學者、思想家對戰爭的看法,以及戰爭對人類無可抗拒的吸引力。他對「戰爭心理」的剖析說明了戰爭確實能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

儘管代價慘痛,人類還是對戰爭「情有獨鍾」,因為,戰爭不但能讓人們覺得他是團體中的一份子,同時也能充分滿足個人獨立存在的感受。有了這層了解之後,雷山相信我們就能找出根除戰爭的途徑。

心理戰即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原則,以人類的心理爲戰場,有計劃地采用各種手段,對人的認知、情感和意志施加影響,在無形中打擊敵人的心志,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勝利和利益。通過宣傳等方式從精神上瓦解敵方軍民鬥志或消除敵方宣傳所造成的影響的對抗活動。
我國古代的《孫子兵法》很大一部分講的是心理戰,海灣戰爭以及今年美英聯軍攻打的伊拉克戰爭均成功地使用了心理戰。

心理戰的目有的三個:一是最大限度地爭取盟友,孤立對方,置對方于心理弱勢和劣勢;二是在本民族,本國家內部贏得民心民意,形成同仇敵愾的強大氣勢;三是以正義之師的形象激勵參戰人員鬥志和士氣,造成官兵的戰場心理優勢。
http://baike.baidu.com/view/94115.html

 









離婚證人台北離婚證人新竹離婚證人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







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emoelj3bst 的頭像
    nemoelj3bst

    愛博而情不專

    nemoelj3b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